國內新聞

    打空污牌也無感? 九合一大選將至 選情冷 環境議題更冷的原因是什麼

    報導/李蘇竣、廖禹婷、陳昭宏

    2022年地方選舉選進入倒數,不過今年選情冷颼颼,週末(11月26日)就是投票日,台鐵、高鐵加開班次因應,但媒體報導,距離選舉一週不到,雙鐵都還有剩餘座位可訂票。而據民間自發組成,結合資料科學、社會科學和媒體專業的研究團體IORG分析,2022地方選舉呈現社群(Facebook)選情冷,新聞選情熱。全國縣市長候選人共有95位,討論熱度僅聚焦六都候選人及高虹安,公共討論失衡。

    越接近選舉下半場,選情也開始升溫,冷熱之間,環境議題在聲量夾縫中找出路。不論是長年的中南部空污問題,還是近年的國際淨零潮流,在選舉場中,環境議題能夠走入政治運作嗎?什麼樣的環境議題較能牽動地方選情,讓候選人有意願納入呢?

    氣候治理有賴生活轉型,大部分民眾仍以汽機車私有運具做為交通移動方式。圖片來源:Cheng-en Cheng(CC BY-SA 2.0)
    氣候治理有賴生活轉型,大部分民眾仍以汽機車私有運具做為交通移動方式。圖片來源:Cheng-en Cheng(CC BY-SA 2.0)

    選情冷下的「環境議題」:只求基本款

    東海大學政治系教授沈有忠分析,今年縣市長尋求連任者眾,這些候選人選情相對穩定,大多採取保守戰略,以不變應萬變,加上國際重大新聞頻頻,如俄烏戰爭、兩岸關係、美中衝突等,大量分散媒體版面,也壓縮了國內選情的討論空間,民眾也感覺今年選舉討論度沒有以前熱烈。

    但連選情穩定的候選人,今年也不主動拋出話題,沈有忠舉例,台中市長候選人蔡其昌曾以空污作為選戰攻防方向,卻被對手盧秀燕冷處理,可見尋求連任者不需為此辯護就能維持支持度,以逸待勞即可。

    東吳大學政治系教授劉書彬則認為,環保議題不被視為重要的原因,在於民眾更關心民生或安全議題。環境雖然還是會為我們帶來影響,只是較為長期性,短期內仍是無感。

    沈有忠指出,環境議題是高度專業性的公共政策,大多數候選人選擇拋出符合國際潮流的「淨零」政策,達到基本要求即可。

    綠色和平研究指出,海平面上升將讓高雄市中心大面積遭到溢淹。圖片來源:綠色和平

    環保「晚幾年無所謂」? 昔有以環境保護為號召的候選人

    長期關注台灣環境運動與地方治理的政治大學政治學系特聘教授湯京平觀察,近年選舉環境議題討論度,嚴格來說並不高。2018年九合一選舉同時推出空污及核能公投,似乎換來很大的環境聲量,但事實上,這些議題早已因兩黨立場失去足夠討論空間。

    湯京平分析,「環境不再是選舉裡面一個有效的動員議題」,台灣在2000年代仍有以「環境保護」為號召的候選人,如雲林縣的尹伶瑛、台北縣的趙永清,都曾以環保政見當選立委。但是現在政黨深知環境訴求難以博得足夠選票,也就不推派相關背景的候選人,從目前立法院較關注環境的立委多來自政黨比例代表(不分區立委)就能略知一二,如民進黨的洪申翰、時代力量的陳椒華。

    他也指出,政治運作中,真正的環境議題往往是「低階政治」,因為大眾認為環境保護「晚幾年無所謂」、「沒有太大影響」,也就不容易在選舉期間拿出來討論。單以政黨訴求來看,過去有綠黨以純粹的環保主張博取支持,但聲勢一直不大,現在則幾乎失去聲音。

    選舉議題偏重交通、住宅 候選人也認環境與生活無關

    選民關切民生大小事,氣候變遷亦與城市治理息息相關,回到2022選舉,部分候選人仍然努力提出環境政見。

    劉書彬認為,這類政見大多與交通、住宅有關,例如改善交通擁塞、都市更新、推動電動運具、提升建築效能等,但少見符合國際趨勢的內容,如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的「永續城鄉」目標,提出城市氣候災害風險管理,乃至於民生面的節水、節電,規劃具體的減碳及節能對策,或是城市防災與減災措施。

    另一項關鍵因素,則在於許多候選人是政黨臨時徵召,對於地方各種環境議題未必熟悉,也難以提出合宜的環境政見,「以政黨利益優先,忽略選民需求和永續發展的重要性。」

    成功大學政治系教授楊永年則指出,國內環境議題多樣且相互串連,從各種各樣的污染到淨零減碳,從水土到能源,討論規模可大可小,但在今年選舉中,候選人大多認為這些話題與民眾日常生活無關,傾向炒作具「選票價值」的議題,環境議題的討論也就相對淡化;不少地方性的環境爭議更是被忽視,如南投人關心的廢棄物處理問題,也不見太多討論。

    南投掩埋場的堆置問題。圖片來源: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環境議題關注度上升中 候選人不該迴避的課題

    楊永年指出,儘管今年環境的聲量被強力覆蓋,但選民仍持續關注環境議題、監督政治人物的相關作為。從政治倫理角度來說,候選人理當給予更多重視。

    沈有忠觀察,台灣社會對環境政策的關注度,近10年、20年內快速上升,尤其近年數起重大事件,如公民投票、福島核災,一再刺激社會討論,公民漸漸從毫不關心到被動關注,慢慢成為核心議題,也逼迫中央、地方的執政者展開對話。

    他認為,環境議題雖然現在還不是最高度矚目的焦點,但可預期未來會成為選舉的主要戰場之一。

    劉書彬則建議,環境政見要跟民生議題結合,才能獲得選民青睞,而政治人物也應做好整體盤點及配套,例如推動電動運具,也應提出健全的充電機制方案。未來因應我國2025年非核家園、2050年淨零碳排的國際挑戰,在都市行政區內條件較為相近的狀況下,地方政府應採取更積極的態度。

    相關連結

    COPYRIGHT © 2021 中央研究院環境變遷研究中心
    計畫名稱:永續科學研究計畫「臺灣2050零碳社會的轉型治理分析與實踐」
    本網站由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環境資訊中心共同更新維護
    臺灣大學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
    地址:臺北市羅斯福路四段一號 臺灣大學社會科學院(頤賢館)514室 電話:02-33668422

    文章瀏覽點擊數
    1516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