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導/黃思敏
配合政府減煤增氣的能源轉型政策,台電將拆除協和電廠的燃油機組、新增天然氣發電機組,預計填海造陸18.6公頃,興建天然氣接收站及防波堤等港灣設施。
此案昨(22日)舉行二階環評初審會議,有鑒於填海造陸將對鄰近海陸域生態造成巨大衝擊,環委要求開發單位應補充減輕措施及生態保育對策,並評估以永久式浮動式天然氣接收站(FSRU)取代填海造陸興建天然氣接收站的替代方案,最終決議補正再審。
電廠燃油轉燃氣獲肯定 填海造陸設接收站則惹議
配合2025年天然氣發電量達50%的政策目標,台電擬將協和電廠屆齡的四部燃油機組陸續除役,並新建兩部天然氣電廠,預計總裝置容量將由燃油時期的200萬瓩,增至260萬瓩。
該案除了新建燃氣機組外,同時規劃於廠外填海造陸18.6公頃,用於蓋附屬設施——天然氣接收站及防波堤等港灣設施。此案依法須進行二階環評,於昨日召開初審會議。
基隆市議員及環團18日曾召開記者會表示,各界都支持協和電廠配合國家能源轉型,但無法接受台電為了興建天然氣接收站,填海造陸18.6公頃,此舉對海洋生態衝擊至鉅,在替能源轉型做出貢獻前,恐先為海洋環境「送終」。
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研究員陳昭倫於書面資料中表示,此案填海造陸預定地位於北海岸高緯度珊瑚群聚的「金三角」範圍內(由外木山、基隆嶼與金山雙燭台三點連成的海域),日前由潛水教練在該區所拍攝到大型海雞頭軟珊瑚群聚更是其中的瑰寶。
基隆市野鳥學會理事長鄭暐,引用環說書生態調查資料指出,填海造陸工程將損及7萬4392株珊瑚、5萬6816尾成魚及4萬2504隻底棲生物,她疾呼台電應將填海造陸視為不可行的方案,「能源轉型不應犧牲海洋生態。」
既視感強烈?環委表示此案問題重重 與三接很像
台電一再強調於海域生態調查中,並無發現保育類珊瑚及魚類。《雞籠霧雨》的編輯王奕蘋質問:「不是保育類的珊瑚就可以破壞嗎?」她表示珊瑚形成的生態系,支撐著基隆的漁業與觀光資源。環委白子易補充,每公頃珊瑚礁每年提供超過美金11萬元的生態服務價值。
環委李培芬直指,該海域並非台電所稱的「與一般海域無差異」,他認為目前報告書對海域開發的衝擊評估,特別是珊瑚、魚類、海洋保育類的內容過於簡略且樂觀,「此案從開發位置、生態調查等整個報告的撰寫方式,讓我覺得跟觀塘三接很像。」
此外,李培芬批評開發單位提供的資料不完整、問題重重,不僅地圖未提供比例尺,且魚類重金屬調查的樣本竟只有一個,完全不符合科學規範,「如果連這些都出錯,不知道整個報告書會出多少錯。」
根據台電的報告,填海造陸共需350萬立方米的土方,而土方來源則包含外海抽沙、營建剩餘土石方、煤灰混凝土填料資源等多種來源。對此環委江康鈺擔憂,若未落實土方來源的控管,長期下來填海造陸的物料恐溶出影響海域水質。
從臨時轉為永久方案 不必填海造陸的浮動式接收站行不行?
根據台電的預估期程,固定式填海造陸接收站最快將於2032年完工,在此之前的過渡期間將以「浮動式液化天然氣接收站」(FSRU)作為臨時供氣方案。
基隆市議員王醒之表示,FSRU的興建成本與環境衝擊都遠小於填海造陸,「如果FSRU在長達7年的工期都沒問題,為什麼不能成為永久性方案。」他指出,FSRU在國際上已有20年發展經驗,包含香港以及常受颶風侵襲的墨西哥灣等20個地區,都把FSRU當成永久式接收站。
對此台電則回覆,目前未有在颱風頻繁區把FSRU做為永久方案的實例;由於港型限制,此案僅可進泊7萬公噸級的FSRU,無法滿足《天然氣事業法》所規定之12萬公噸安全存量;颱風警報期間FSRU需依規定出港避風,將造成電廠停擺。
環委朱信則反問,在未來FSRU作為臨時方案的數年間,台電對於颱風等上述問題是否有因應對策,「如果都沒辦法避免,那FSRU是否根本不應該存在?」
王醒之表示,目前全台了解FSRU的人可能不超過三個,環評委員也不具備相關專業,他呼籲環保署應「開外掛」成立「專家小組」,對此案進行進行專業審查與評估。
對此環保署綜計處回應,環評僅被授權審查開發單位所提出的方案,無權召開專家會議評斷不同方案的優劣,僅能請能源局與開發單位根據民眾意見,評估目前被列為替代方案的FSRU,從替代方案變成主要方案的可能,「如果他們採用,也就沒有召開專家會議的必要。」
最終本次決議此案需補正再審,須補充說明此案鄰近海陸域生態資料及保育措施;新設燃氣機組之發電效率、空污及溫室氣體排放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