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點擊數: 37
「氣候法」收碳費夠不夠? 學者呼籲2026年開徵碳稅
立法院正在審查《氣候變遷因應法》草案,即將進入院會協商階段。民間學者今(27)日呼籲,為了達成2050淨零碳排目標,必須課徵比碳費還廣泛的「碳稅」,呼籲藉修法機會將碳稅明確入法,並於2026年開徵,預期更有助達成節能減碳...
立法院正在審查《氣候變遷因應法》草案,即將進入院會協商階段。民間學者今(27)日呼籲,為了達成2050淨零碳排目標,必須課徵比碳費還廣泛的「碳稅」,呼籲藉修法機會將碳稅明確入法,並於2026年開徵,預期更有助達成節能減碳...
因應高科技產業布局,國科會在南部規劃科學園區,昨(26日)環保署舉辦「南科嘉義園區」第二次環評初審。為避免接管工程成本,南科規劃在嘉義園區沿用「水源交換」方式調度再生水,但遭環委質疑用水責任難以釐清。專案小組最後決議...
行政院今(2022)年初核定南部科學園區屏東、嘉義兩園區,兩案都在昨(26日)進入環保署第二次環評初審。嘉義園區在早上先通過環評初審,下午審查的屏東園區則因與周遭開發案的累加效應說明不足,遭專案小組要求補件再審。環委指出...
行政院日前通過經濟部提出的《再生能源發展條例》部分條文修正草案,將爭取列為立法院本會期優先法案。台灣健康空氣行動聯盟(下簡稱台健空盟)等中南部環團今日召開聯合記者會,呼籲增訂「公正轉型條款」、「公民電廠過半保障條款」...
追求2050淨零目標,政府大力推動電力去碳化轉型,台電規劃拆除高雄大林電廠兩部舊機組,新建2部新型燃氣機組,今(23)日通過環保署環評初審。台電表示,新機組具快速升降載功能,可配合再生能源的間歇發電特性,確保穩定供電...
我國推動淨零,預估2050年將裝設40~80GW的太陽光電,行政院日前也通過經濟部提出的《再生能源發展條例》部分條文修正草案,要求一定規模以上新建物未來須裝設太陽能板。不過,台灣100瓩(kW)以下屋頂型光電非常少,10kW以下的...
電腦周邊科技業「明基佳世達集團」與半導體業「世界先進公司」昨(21日)雙雙宣布正式加入RE100,承諾將在2040年全面使用再生能源,並於2050年達到淨零排放。佳世達為全台灣第一家加入RE100的電腦周邊...
國發會將在下週三(28日)公布2050淨零路徑12項淨零關鍵戰略草案,這些具體的行動方案涵蓋再生能源、碳捕捉、運具電動化、零廢棄、自然碳匯等多個主題。17日經濟部召開戰略之一的「能源系統去碳化」社會溝通會議,說明我國2050年去碳化...
現今社會人手一機,行動網路儼然成為生活必需品之一。電信設備商愛立信(Ericsson)昨(20日)發布《愛立信行動趨勢報告》,分析全球行動數據使用量在近兩年內成長了一倍。面臨全球減碳浪潮,愛立信強調...
國家淨零不能光靠再生能源和節能,產業結構也得轉型。環保團體盤點全台1700間上市櫃公司,發現提出淨零目標的企業不到3%,更有80%企業沒有減碳承諾。環保團體強調,製造部門的碳排量約佔全台五成,呼籲政府要求業者公開碳排資訊...
越野跑、公路馬拉松、迷你馬拉松⋯⋯舉辦一場路跑比賽,背後都含有場佈、接駁、裁判、醫療、交管、獎典等一連串的服務。從交通導引張貼的告示物、賽中提供給跑者的各項補給品、賽後頒發的獎牌禮品,以及接送跑者往返賽場的交通接駁車...
台北馬昨(18)日低溫開跑,賽後「雨衣亂丟」的景象登上媒體,凸顯路跑對環境的衝擊。就像減肥要先計算卡路里,各種號稱永續、環保的路跑也並非說說就算。事實上,去年的2021台北馬是首場獲得國際ISO碳足跡認證的馬拉松,盤查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