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點擊數: 193
阿里山小火車「戴口罩」減污逾九成 2025年全數更換環保車頭
搭乘蒸汽小火車穿梭千年神木之間,是許多人對阿里山的想像。然而小火車採用的燃料「煙煤」會排放黑煙,釋放硫化物、PM2.5懸浮微粒,可說是阿里山「好山、好水、好空氣」的漏網之魚。
搭乘蒸汽小火車穿梭千年神木之間,是許多人對阿里山的想像。然而小火車採用的燃料「煙煤」會排放黑煙,釋放硫化物、PM2.5懸浮微粒,可說是阿里山「好山、好水、好空氣」的漏網之魚。
才剛入夏,法國就有多區被迫限水。向來以水質甜美、豐富聞名的小鎮沃爾維克(Volvic)、維泰勒(Vittel)也陷乾旱危機。民眾將矛頭指向礦泉水大廠,控訴他們年年大量抽水。
基隆協和電廠「以油換氣」(四接)開發案正在環保署進行二階環評,反對團體不滿填海造陸毀生態,一度衝場環評會議,基隆市府也表態希望先暫停審查。
2024年大選,各政黨陸續敲定立委提名人選,12個環保團體今(27日)召開聯合記者會指出,環境保護為全球普世價值,各政黨不分區安全名單應至少有一席環境保護專業的委員。
我國三座核電廠陸續除役,核廢料最終處置如何能以「永久貯存」落地,促成世代與核設施共存的文化,公眾溝通是一大課題。專家學者提出,建議比照《奧爾胡斯公約》國際公約,
經濟部能源局上周(21日)公布《全國電力資源供需報告》,統計去(2022)年全年用電量約2794.5億度,用電量較前一年(2021年)下降1.3%。去年全國發電總裝置容量約6194.4萬瓩,
新竹渢汎、渢成、苗栗渢利離岸風場由哥本哈根基礎建設基金(CIP)投資,環保署今(20日)召開三案的環評第三次聯席初審,專案小組決議補件再審。/p>
氣候危機迫在眉睫,綠色和平今(19日)公布氣候危機對「鹿港老街」、「大甲媽祖遶境」、「阿里山鄒族部落」、「台南北門」四處文化地景的衝擊報告。以鹿港小鎮為例,
為減緩氣候變遷,全球減少使用化石燃料,開發低碳能源,海草或海藻有望取代玉米,成為新一波生質燃料的來源。美國海岸線長,大力推展海藻養殖。
p>中央地方同步推動淨零轉型,台北市府今(13日)說明推動創能儲能示範宮廟成果,於北投區洲美里屈原宮建置4.8KW屋頂光電版,搭配15KW儲能系統,換算每年可減少2.4萬公斤二氧化碳排放。
西班牙能源商伊比德羅拉(Iberdrola)在中彰外海規劃「大中部離岸風場」,昨(12日)進入環評初審。由於業者未能掌握海底砂波動態,難以評估風機的安全性,環委要求重新評估砂波移動對基樁及海纜的影響,決議本案補件再審。目前共有九案在中彰外海同區塊競爭,環保署坦言是「始料未及的狀況」,未來會和能源局討論調整機制。
達美航空(Delta Air Lines)2020年2月宣布將投入10億美元,以達成全球第一家碳中和航空公司的願景,但近日消費者提出集體訴訟,控告達美航空在2020年3月起就以達成碳中和做廣告,誤導民眾,有漂綠之嫌。此外,訴訟也批達美購買不好的碳抵換計畫,質疑其減碳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