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報導

    【專題報導】缺電之夏-用競標機制來節電:未來關鍵字「需量競價」

    文/陳文姿 環境資訊中心

      今夏用電吃緊,又碰上和平電塔倒塌,時任行政院長林全特別指示台電提高「需量競價」的價格,來抑低工業用電,提供民生用電。一時之間,「需量競價」成了熱門話題。有人期待它能在缺電之夏「榨」出電來,也有人批它圖利財團、掏空國庫。但肯定的是,未來電力調配的架構裡,「需量競價」將是新關鍵字。

    尼莎颱風吹垮和平電廠72號電塔,吹出台灣缺電危機。照片提供:和平電廠,取自蔡英文總統臉書。

     

     

    台電向你「買電」! 「 需量競價」用省電度過限電關卡 

      如何不缺電?第一個想法是新蓋電廠,增加電力來源。「需量反應」卻反其道而行,透過節電讓需求減少,緩解用電吃緊的狀況。

      跟「隨手關燈、節能愛地球」的口號不同,需量反應的每一筆節電都是金錢交易。用戶節省下的電可以「賣」回台電,所以省電越多,賺錢越多。今夏掀起討論的「需量競價」只是其中一種方式。

      需量競價是日前市場。台電調度處提前估算隔日的用電供需,當預見備轉容量可能不足時,需量競價就會啟動。客戶必須在前一天的上午11:00前完成投標,例如A公司出價可以省100度電,每度電想賣3元;B公司出價200度,每度電6元,台電再依據需求從價低者開始買入,這就是競價。前一天下午6:00公布得標結果。假設A公司得標,則該公司隔日須節電100度,獲利共300元[註1]

    參與需量競價的用戶登入競價平台後可以看到競標的結果,如得標就需依約定節電。圖片來源:工業技術研究院需量競價平台使用指引。

     

     

      在經濟誘因之下,用電大戶投入節電,需量競價屢次緩解限電危機。

      2016年5月31日這天,臺北溫度高達37.3度,加上台中火力電廠6號機的破管意外,供電瞬間減少55萬瓩,備轉容量率創下10年新低,來到1.64%。依規定,備轉容量只要低於50萬瓩就進入「限電準備」,當天備轉容量僅剩56.5萬瓩,如果不是需量競價實際抑低了38.9萬瓩的尖峰用電,全台備用容量只有17.6萬瓩。

      2017年8月11日,尖峰負載創歷史第二高,最高用電量達3641.7萬瓩,備轉容量率降至1.77%。這天需量競價抑低了43萬瓩,讓備轉容量維持在64.3 萬瓩,再度通過限電考驗。

    2017年需量競價實際抑低容量實例。資料來源:台電

     

     

    是「小兵立大功」還是「台電冤大頭」?

      截至目前為止,需量競價最高可抑低量是65.6萬瓩(2017/5/24),65.6萬瓩有多大?以行政院去年批准、總經費高達63億元的「大潭燃氣單循環緊急發電計畫」為例,兩部緊急發電機組的裝置容量合計是60萬瓩,而台中火力電廠一個機組的裝置容量則是55萬瓩。

      需量競價的潛力正待看漲,卻出現不少批評聲浪。特別針對台電以平均電價每度2至3元賣電給家戶,在需量競價機制下,卻以每度電最高10元的代價買回[註2]

      「台電一度電賣不到5元,買回要12元,果然學者不會做生意」、「加價買回?這不是圖利,什麼是圖利?」

      台電解釋,用電尖峰時需要開啟燃料成本最高的輕柴油機組,實際上是賠本發電。需量競價取代的是用電尖峰的高成本發電,不能跟平均發電成本相比。

      台電調度處進一步說明,發電時會從成本最低的機組開始使用,原則以核電、燃煤、燃氣機組優先,不足時就必須使用更貴的[註3]。換句話說,電力需求節節升高時,動用的機組發電成本也隨之攀升,而必須動用的最貴機組就是「邊際機組」。

    需量競價出價是跟當時必須啟用的發電機組的成本相比,要比台電發電更便宜才可能得標。圖表來源:台電

     

      台電業務處副處長黃美蓮說明,需量競價價格一定要比邊際機組的發電成本低,才會得標。

      根據台電統計,2016年5-12月,台電以需量競價向用戶買電的金額是3億6677萬元。如果沒有需量競價,台電的供電成本4億3054萬元。相較之下,需量競價不僅延緩電源開發,還為台電省下6377萬元。

      黃美蓮解釋,需量競價最高價格定在每度10元,就是參考輕柴油機組發電成本。在競標制度下,實際平均成交價落在每度6、7元左右。今年因供電緊澀,平均成交價格較高,每度達8.2元(統計至2017/8底)。

    高利潤競價還是穩定得標?  節電策略大不同

      這場需量競價的節電大作戰,參加的對象卻只有836戶(2017年8月)。台電業務處表示,需量競價的對象是契約容量100瓩以上,以高壓供電且裝有智慧電錶的客戶。例如:中大型的製造業、大型百貨、學校、政府機關。台電不願透漏客戶資料,只說明類似是新北市政府、或台電大樓的規模。

      黃美蓮表示,製造業客戶通常以鋼鐵、石化、紡織、造紙等為主,主要節電方式是透過調整產程,將產程移到離峰時間,來減少尖峰用電。因此,24小時生產的高科技廠比較少參加需量競價。

      黃美蓮解釋,各廠商有不同節電成本與投標策略。希望常得標的就會把價格壓低,希望得標價格很高的,相對得標的次數就會少。由於需量競價比較難預測結果,也有廠商偏好另一種需量反應工具-「用戶計劃性減少用電措施」,並不須經過競價也可以賣電給台電。

      黃美蓮說,以今年八月為例,「用戶計劃性減少用電措施」申請量達89萬瓩,執行率約九成,估算可為八月緊澀的電力貢獻80萬瓩左右,跟需量競價相比,毫不遜色。

    只能紅在夏天? 配合再生能源發展 「需量反應」將成明日之星

      雖然需量競價的討論在炎炎夏日達到高峰,不過,台電調度處提醒,冬天也有用電高峰,時間落在晚間六、七點。台電今年將需量競價改為全年實施。只要客戶提出的價格比台電機組的燃料成本低,就算不缺電,台電還是會使用需量反應的電。

      臺大社科院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博士後研究員趙家緯表示,國際研究指出需量反應的健全發展,是整合高再生能源的重要政策工具。尤其是未來再生能源比例提升到一定比例後,預測日照或風力不足時,「需量反應」就是一種電力調配的手段。

      以2017年8月21日,美國99年首次經過東西二岸的日全蝕為例,最終全美未受很大影響,調配手段之一就是需量反應。

      「過去,我們對調度的想像停留在『供給面』,但是在未來,『供給與需求』都是可以調度的。」綠色公民行動聯盟副秘書長洪申翰說。

      「台灣急需從近年執行需量反應的經驗中去了解廠商的節電模式,增加對需量反應調度與預測的能力。」話鋒一轉,洪申翰批現在相關研究非常不足,追根究柢在需量競價執行的數據非常不透明。外界對於每次執行需量競價究竟是多少量,來自那些廠商,什麼類型,什麼價格,一無所知!

      洪申翰表示,廠商也需要從這些數據去分析應投入節電成本,並計算如何順利回收成本。資料不公開對於需量反應制度的健全與未來發展將是一大阻力。

    需量反應措施種類。資料來源:台電

     

    [註1]實際計算時是以實際抑低容量×執行抑低時數×抑低用電每度報價來計算電費扣減。此外,實際執行時,有些用戶無法100%達到承諾的抑低容量。 

    [註2]因應今年夏天的用電緊澀,台電於八、九月提供加碼誘因。針對八月抑低量比七月多的部分,加碼兩成。如果報價每度10元且得標,則會給每度12元。

    另一種當日執行機制,在緊急需要時,二小時前臨時通知未得標的客戶加入節電。屬特殊狀況,原報價價格也會加碼二成。

    [註3]每個機組的發電成本除了跟燃料成本相關外,還與固定成本等因素相關。實際運作上,是依據發電成本,而非燃料成本。

    相關連結

    COPYRIGHT © 2021 中央研究院環境變遷研究中心
    計畫名稱:永續科學研究計畫「臺灣2050零碳社會的轉型治理分析與實踐」
    本網站由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環境資訊中心共同更新維護
    臺灣大學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
    地址:臺北市羅斯福路四段一號 臺灣大學社會科學院(頤賢館)514室 電話:02-33668422

    文章瀏覽點擊數
    1808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