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報導

    氣候變遷基建正夯? 注意「錯誤調適」別幫倒忙

    氣候變遷下,極端氣候影響加劇,許多地區開始著重於「減緩」(mitigation)與「調適」(adaptation)。然而,有些為了強化地區韌性的基礎設施方案,非但沒有減緩災害影響的作用,反而因為急就章、設計草率或錯誤,而造成「錯誤調適」(maladaptation)的問題。
    海堤是阻擋海水上升的方案之一,不過有時候反而會造成問題。圖片來源:Begles/Pixabay
    海堤是阻擋海水上升的方案之一,不過有時候反而會造成問題。圖片來源:Begles/Pixabay

    造價高又缺乏彈性 海堤成「錯誤調適」不良範例

    「錯誤調適」(maladaptation)指立意良好的氣候調適作為,卻產生意想不到的錯誤結果。事實上,很多錯誤調適的案例是治標不治本的選擇所導致,也不全然無跡可尋。

    舉例來說,全球均溫升高造成海平面上升,許多太平洋島嶼的居民被迫往內陸地區遷移,然而,這些島嶼本身就不大,再怎麼遷移也有極限,因此建設能阻擋海水的「海堤」(seawall)曾經是熱門的調適選擇之一。

    然而,根據政府間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IPCC)第六次評估報告,海堤不只造價高昂,在面對多變氣候變遷狀況時缺乏彈性,而且還有很多限制,像是珊瑚礁等多孔的地形就算建了海堤,海水仍可以直接滲進地面。

    雖然建造海堤確實可以讓周遭社區受到保護,但有時候設計不當,只是「禍水東引」,轉而讓其他地區的人受到影響,像是建造時忽略了當地可能出現的豪大雨等氣候狀況,而沒有將排水納入考量,便可能引發更多新問題。

    太平洋島嶼成為氣候變遷的第一線受害者。圖片來源:Michelle_Raponi/ Pixabay
    太平洋島嶼成為氣候變遷的第一線受害者。圖片來源:Michelle_Raponi/ Pixabay

    錯誤設計居民深受其害 氣候調適計畫應經完整評估

    類似的情況便發生於2010年代的南太平洋島國薩摩亞,在查塔姆島(Savai'i)東南端的拉羅馬拉瓦(Lalomalava)村莊。

    該村取得了一筆建設海堤的氣候調適資金,然而,建成之後卻因為海堤過短,海浪經過海堤分流後反而更高、更大,威脅此前未受保護的區域。此外,原先漂亮的沙灘被人造海堤取而代之,觀光客數量減少,也間接影響了當地最主要的觀光收入。

    同樣的例子還發生在2020年,斐濟政府在美國資助下,因應居民長期要求於第二大島瓦努阿島(Vanua Levu)建設海堤,不過因為設計上的失誤,海堤反而在熱帶氣旋侵襲時阻撓了排水,直接在當地變成一座水壩,洪水、物品殘骸、泥沙全部「困在」陸地上,讓居民深受其害。

    2023年《自然氣候變遷》(Nature Climate Change)期刊上的一篇研究指出,各國政府最常採用的「基礎建設改善」其實才是最容易造成錯誤調適結果的方案,可能造成區域性自然環境的改變,以及社會經濟結構過度偏向某些特定族群等問題。

    牛津大學環境社會科學家施佩爾(Lisa Schipper)則表示,當各國試圖保護人民及基礎建設安全時,仍須評估氣候變遷狀況會如何演變,所有調適作為都必須再重新思考。

    這些需要再評估的計畫包括:在歷史上沒有樹的地方種樹、在好發野火但具備自我調節能力的環境祭出抑制野火措施、高能源消耗的海水淡化廠,以及只有高收入族群受益,脆弱族群只能自求多福的綠色計畫等。

    斐濟政府在易受氣候變遷迫害的村莊中,建設結合自然解方與當地材料的新海堤。示意圖。照片來源:擷取自Fiji Government Facebook
    斐濟政府在易受氣候變遷迫害的村莊中,建設結合自然解方與當地材料的新海堤。示意圖。照片來源:擷取自Fiji Government Facebook

    氣候調適仍缺鉅資 錯誤調適卻繼續「浪費錢」

    更糟的是,聯合國預估,光是調適措施,2030年前開發中國家所需的資金最高可達3000億美元、2050年則達5000億美元。全球現階段用於氣候調適的資金仍未完全到位,而這類計畫通常要價不菲,一旦錯誤調適變成浪費,又會造成更大的資金缺口。

    也因為如此,世界銀行等機構在核撥資金時,已開始採取更謹慎的做法。而接受資助的國家,如斐濟,也開始評估「粗暴的」以人造物與大自然對抗的作法是否應該捨棄,並改採更自然的作法。

    去年初,斐濟政府與歐盟合作取得「自然解方」計畫(NbS)約32.6萬歐元資金,預計要在六個村莊建設以紅樹林樹籬、巨石、滑石、陶土及香根草構成、完全由自然成分組成的新海堤,並由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提供計畫諮詢與協助,避免類似問題重演。

    IUCN大洋洲區域總監史密斯(Mason Smith)指出,本次結合自然解方與當地素材的新海堤,是CP值高且有助於強化社群參與的方式,並恭喜斐濟政府決定踏出此一步。

     

    參考資料

    ※本文轉載自低碳生活部落格〈氣候變遷基建正夯? 注意「錯誤調適」別幫倒忙

    相關連結

    COPYRIGHT © 2021 中央研究院環境變遷研究中心
    計畫名稱:永續科學研究計畫「臺灣2050零碳社會的轉型治理分析與實踐」
    本網站由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環境資訊中心共同更新維護
    臺灣大學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
    地址:臺北市羅斯福路四段一號 臺灣大學社會科學院(頤賢館)514室 電話:02-33668422

    文章瀏覽點擊數
    1531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