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報導

    辛酸蝦生誰人知?固碳、心血管救星多重人設 磷蝦面臨生存危機

    共同企劃/低碳生活部落格、環境資訊中心;文/王順德(台達基金會低碳生活部落格寫手)

    問起南極最全能的動物為何,答案大概非磷蝦莫屬。一般人們討論的磷蝦(krill),是多種甲殼亞目的浮游生物所組成,外型與餐桌上的蝦子類似,成體可長至約2-6公分。這種外型低調的海洋生物,卻被人類賦予蝦醬、濃腥魚餌、心血管救星、海洋碳匯、塑膠分解者、企鵝飼料等各式角色設定。

    認真說起來,其實磷蝦也沒幹什麼大事。牠們只是不斷覓食、游泳、繁殖、然後被當作食物吃掉。

    南極磷蝦。紅色部分為產生生物螢光的發光器,綠色部分則是磷蝦所捕食的浮游植物。圖片來源:Uwe Kils(CC BY-SA 3.0)

    磷蝦主要以浮游生物(plankton)為食。雖然牠並非食物鏈最底層的物種,但由於生物量(biomass)極大,加上以磷蝦為食的生物實在太多,因此被稱為「基石物種」(keystone species)。換言之,磷蝦不斷進食,又被其他生物當食物吃掉的角色,是海洋生態系無可取代的。如果磷蝦消失,海鳥、企鵝、魷魚、鯨魚、大魚小魚可都要遭殃。

    蝦膏、魚餌、磷蝦油⋯⋯當人類把腦筋動到磷蝦頭上 

    人類隨後也加入捕食磷蝦的行列。小時候家裡逛日本超市,總會買盒「南極蝦」。標語寫的是南極,其實卻是日本海域捕撈的太平洋磷蝦(Euphausia pacifica)。料理後蝦長約一公分,加上明太子涼拌,據說富含鈣質,下飯到了極點。要是覺得口味不夠重,還可以把磷蝦做成蝦膏,加上魚露調成蝦醬,炒飯、炒菜都好吃。

    除了捕食,人類還能改寫磷蝦與其餘物種、與環境相互依存的關係。釣魚人將磷蝦曬乾磨粉,經酵母菌發酵後,塗在昆蟲或豬肉塊製成的魚餌上,使魚餌更加「濃腥」,更易吸引魚兒上鉤。磷蝦、酵母菌、昆蟲、豬、魚還有釣客,這六種在大自然中絕無可能同時遇見彼此的生物,就這樣被強行串成一條「食物鏈」。

    香港大澳,漁民在港邊日曬自製的蝦膏。圖片來源:方畢可(CC0)

    藏在人類需求背後的,是足以毀壞生態系平衡的大規模獵捕。以南極磷蝦(Euphausia superba)為例,第一波獵捕高潮始於蘇聯於南極建立船隊。根據聯合國糧食與農業組織統計(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 FAO),最高峰時一年獵捕高達52萬噸。除了直接獵捕外,大型船隻造成的油污,也對磷蝦的生存海域造成威脅。直到1993年南極海洋生物資源養護公約(Convention on the Conservation of Antarctic Marine Living Resources, CCAMLR)為南極磷蝦訂定獵捕上限才有所趨緩。

    自1993公約執行後,每年南極磷蝦獵捕量大多在11萬噸上下擺盪。但2010年後,卻又出現上升的趨勢。近10年磷蝦捕撈量增加,與人類的文明病——心血管疾病有關。磷蝦油含有Omega-3多元不飽和脂肪酸以及蝦紅素。由於Omega-3被認為對高血脂、肥胖等疾病有幫助;蝦紅素則可作為抗氧化劑,對心血管有益,造成被磷蝦被大量開採成為「磷蝦油」等保健食品。

    雖然要獲取這些營養,無論藻類、鮭魚或是亞麻仁油都是更經濟實惠的選擇。但在商業渲染之下,來自純淨極圈的磷蝦,被包裝為現代文明病的救星。根據綠色和平組織於2018年發表的報告,目前每年捕撈的磷蝦,約有六成被做成「磷蝦油膠囊」這類的保健食品吞下肚。

    食物來源減少 磷蝦的固碳角色受衝擊

    近年氣候變遷研究者,以「碳匯」的角度重新詮釋磷蝦。為了逃避捕食者,磷蝦會於深海及表層之間進行垂直遷移(vertical migration),利用夜間視線不佳的時機到表層捕食,並在接近天亮時返回深海。

    這種夜貓子習性,使日間於表層行光合作用、將二氧化碳轉為有機物的浮游植物(phytoplankton)被磷蝦帶到深海消化。未能吸收的有機物隨磷蝦糞便沉入海底,成為將碳運往海底的生物幫浦(biological pump)。這樣說來,磷蝦在拯救心血管之後,又成為阻止氣候變遷的無名英雄了。

    磷蝦在生物碳幫浦裡的角色。二氧化碳溶於海洋,由浮游植物(圖左上,Primary production)固定。浮游植物受磷蝦及浮游動物捕食(圖中上,Grazing),隨著生物遷移(圖中,Migration),以排泄物及生物遺骸的形式,沉降(圖下,Sinking)至海底。圖片來源:Cavan, E.L., Belcher, A., Atkinson, A. et al.(CC BY 4.0)

    比起無名英雄這個稱號,平心而論,磷蝦更像是長年堅守固碳崗位,卻被人類弄到無法執行業務的受害者。除了大量捕撈外,磷蝦還受到海洋酸化威脅——由於磷蝦只吃大於0.006 mm的浮游植物,海洋酸化造成浮游植物(phytoplankton)數量與體型降低,使他們食物來源受到不小的衝擊,間接降低磷蝦在碳循環裡推動固碳的能力。

    再者,就算海洋碳循環健全如昔,也不可能完全抵銷人類工業革命後累積的大量二氧化碳。與其指望自身難保的磷蝦,人類還是積極點,自己擔起減碳的責任吧。

    南極區禁磷蝦捕撈 反應社會的需求與危機

    除此之外,磷蝦也會客串反派角色。2018年《自然通訊》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一篇研究發現,南極磷蝦能自外界攝取直徑約31.5微米的聚乙烯(PE)球,經腸道分解成直徑小於1微米的碎片後排出。使塑膠微粒變得更小、更容易被海洋生物攝取、也更難清除。但追根究柢,這也不是磷蝦的錯。是人類棄置於海洋的塑膠,把牠們的消化系統轉化成塑膠微粒散播的加速器。

    綠色和平的報告書,最終促成全球最大的捕撈磷蝦組織(Association of Responsible Krill harvesting, ARK),停止在生態敏感的南極區域進行磷蝦捕撈。這是海洋保育的一大勝利,但宣布這則新聞的網站上,卻放了好幾張企鵝照片,搭配斗大的「倒楣的是企鵝與藍鯨!」標語。

    奇怪,最倒霉的難道不是被做成食品膠囊的磷蝦嗎?

    《快樂腳2》電影中,在南極海冰旁跳舞的磷蝦。

    企鵝當然也是受害者之一,但再想想:磷蝦與蜘蛛、蟑螂同屬節肢動物門,若把可愛的企鵝照片,換成巨型蝦子大頭照,只怕點閱率與捐款意願要大幅下降了。畢竟企鵝這麼可愛!

    這又回到角色設定的問題。磷蝦的形象,好像還是比較適合「來自純淨南極」、「小兵立大功」這類的標語。從蝦醬、濃腥魚餌、心血管救星、海洋碳匯、塑膠分解者再到企鵝飼料。人類獵捕、研究及保育磷蝦的策略,最終還是反映當下人類社會的需求與危機。

    ※本文為低碳生活部落格與環境資訊中心共同刊登之〈辛酸蝦生誰人知?固碳、心血管救星多重人設 磷蝦面臨生存危機

    參考資料

    • Cavan, E.L., Belcher, A., Atkinson, A., Hill, S.L., Kawaguchi, S., McCormack, S., Meyer, B., Nicol, S., Ratnarajah, L., Schmidt, K., Steinberg, D.K., Tarling, G.A. and Boyd, P.W. (2019). ‘The importance of Antarctic krill in biogeochemical cycles’, Nature Communication, 10 (1). doi: 10.1038/s41467-019-12668-7
    • Dawson, A.K., Kawaguchi, S., King, C.K., Townsend, K.A., King, R., Huston, W.M. and Nash, S.M.B. (2018). ‘Turning microplastics into nanoplastics through digestive fragmentation by Antarctic krill.’ Nature Communication, 9 (1). doi: 10.1038/s41467-018-03465-9
    • 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 (2021). Species Fact Sheets: Euphausia superba (Dana, 1852). Available at: http://www.fao.org/fishery/species/3393/en (Accessed: 6 June 2021).
    • Green Peace (2018). Licence To Krill: The Little-Known World Of Antarctic Fishing. Available at: https://www.greenpeace.org/static/planet4-international-stateless/2018/03/a73adc3b-krill-report-final-english-email-web-update.pdf (Accessed: 6 June 2021).
    • 姜唯、蔡麗伶(2016)。海洋酸化 南極磷蝦餓肚子 研究:食物鏈恐全面瓦解。環境資訊中心
    • 廖運志(2008)。深海生物的遷移行為。環境資訊中心

     

     

    相關連結

    COPYRIGHT © 2021 中央研究院環境變遷研究中心
    計畫名稱:永續科學研究計畫「臺灣2050零碳社會的轉型治理分析與實踐」
    本網站由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環境資訊中心共同更新維護
    臺灣大學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
    地址:臺北市羅斯福路四段一號 臺灣大學社會科學院(頤賢館)514室 電話:02-33668422

    文章瀏覽點擊數
    1784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