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報導

    虛擬電廠實驗計劃?日本政府三種蓄電池補助解析

    文/宋瑞文(加州能源特約撰述)

    市面上的購物優惠,常有諸如「買越多,省越多」之類的折扣,總金額越高,折扣越大。日本中央政府補助民眾蓄電池時[1],也有類似的做法。當然,和一般商人不同,日本政府的用意不是希望民眾花更多錢,而是要讓日本電力供需,更加彈性靈活。

    大體來說,日本中央政府補助蓄電池的原因,一是長時間停電時有備用電力,二是配合分散型電源太陽能板,分散電力供給。因此,只要滿足家裡有一定規模以下(未滿10kw)的太陽能板等條件,就可以成為補助的對象(2019年度辦法)。

    補助的金額,按照蓄電池的種類而有所不同;分別是,「災害對應型」每kWh補助2萬日幣、「NETWORK型」每kWh補助3萬日幣、「頻率控制型」每kWh補助4萬日幣。關於市面上哪些蓄電池屬於哪種型態,在日本政府支持的社團法人網站有登錄名單。

    首先,所謂「災害對應型」蓄電池,在災害發生時,可以切換為「Green Mode」模式,優先把太陽能板發的電儲存起來;政府若因為電力不足,要求切換到此模式時也可以響應。幾乎所有固定裝設的蓄電池,都能如此設定。

    具備「ECHONET Lite」通信協議的蓄電池,能和家用能源管理系統HEMS連動。圖片來源:Sharp

    其次,「NETWORK型」蓄電池,指的是有參加「VPP(Virtual Power Plant)虛擬電廠實證計劃」,具備「ECHONET Lite」與「AIF認證」(家中各產品、能源相關機器的通訊協議),經由家用管理系統HEMS(Home Energy Management System)等機器,對電力供需進行監控調整的蓄電池。

    所謂VPP虛擬電廠實驗計劃,簡單地說,就是把散落各地的蓄電池跟小規模的太陽能發電板(包括散落各地的家用太陽能板)統合起來,像是經營單一發電廠似地活用。就現代社會的能源問題而言,VPP具有非常重要的潛力。

    至於第三種「頻率控制型」蓄電池。簡單地說,同樣在VPP虛擬電廠實驗計劃裡,這種蓄電池在被要求調整電力的需求與供給時,相較於「NETWORK型」,能夠更彈性更快速地回應。

    對大多數台灣人而言,看到上段文字「被要求調整電力需求時,能夠快速回應。」可能會覺得抽象難懂。簡單解釋的話,當電力市場供需不相等時,例如需求大於供給時,某些需要電力的消費者,如果當下能夠節電,就能夠達到平衡。

    事實上,對需要方而言(電力的消費者),在供給不足時趕快節電,不只幫助供需平衡,在日本還能夠賺錢。而且供需雙方彼此調整的速度,越快越好調整,越是有利可圖;在達成平衡之前,預告電力供給量與需求量的速度,從前一天、前一小時、前10分鐘,到即時(real time)都有可能(負瓦特交易制度)。

    活用虛擬電廠VVP、需量反應DR,達成發電設備與用電設備之間的供需平衡。圖片來源:經產省

    日本〈需量反應推廣協議會/Demand Response Council〉資料,「一般電力系統有10%的成本,是用來滿足時間佔比不到1%的尖峰用電,而且這些尖峰時才使用的發電廠,一年有99%沒有運轉。而透過需量反應(負瓦特交易),可以讓電力安定、電費降低。」據各國大型電力系統運用實績,能削減尖峰用電效果達3%~10%。

    註釋

    [1] 日本政府的蓄電池補助,是透過「一般社團法人 Sii環境共創 Initiative」(簡稱為SII)去做。一般稱SII的補助為國家補助。

    相關連結

    COPYRIGHT © 2021 中央研究院環境變遷研究中心
    計畫名稱:永續科學研究計畫「臺灣2050零碳社會的轉型治理分析與實踐」
    本網站由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環境資訊中心共同更新維護
    臺灣大學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
    地址:臺北市羅斯福路四段一號 臺灣大學社會科學院(頤賢館)514室 電話:02-33668422

    文章瀏覽點擊數
    1513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