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點擊數: 472
晶片荒 脫碳挑戰更峻 外媒分析台積電在內的半導體減碳前景
衛報報導,蓬勃發展的半導體產業遇到一個矛盾的問題,要實現全球氣候目標,部份要靠半導體,因為它是電動汽車、太陽能電池陣列和風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晶片製造也助長了氣候危機,需要大量的能源...
衛報報導,蓬勃發展的半導體產業遇到一個矛盾的問題,要實現全球氣候目標,部份要靠半導體,因為它是電動汽車、太陽能電池陣列和風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晶片製造也助長了氣候危機,需要大量的能源...
在台灣,消費合作社日漸式微,多數存在於中老年人學生時代的記憶裡。而在日本,消費合作社的規模大不相同,資金可達上百億日幣,還有能力參與電力事業,成為再生能源的一大...
瑞士人均碳排和台灣差不多,每年約12噸。有個瑞士小家庭認為,瑞士人的工作與生活消耗掉太多資源,平均要三個地球的資源才能過瑞士生活。因此,他們把一家四人的總碳排量設定...
上週五的台北市西門町街頭,青年抗暖大遊行浩蕩展開,全台青年集結,提出七大「抗暖」訴求,用行動宣告年輕世代對於氣候變遷的擔憂。這令來自澳門的同學...
歐盟碳關稅即將開徵,台灣產業面臨迫切的低碳轉型壓力。全國工業總會今(1日)舉行「我國邁向碳中和的策略與產業發展論壇」,中鋼、台塑等台灣碳排大戶皆與會分享減碳經驗。台塑企業總管理處...
世界是否需要幾百萬台直接從空氣中吸入二氧化碳的機器來因應氣候危機?越來越多新創公司相信答案是肯定的,並且正在積極生出他們的第一台機器。這些公司有的在冰島將二氧化碳...
一項發表在《自然》期刊上的研究發現,如果要結束氣候危機,當今國家和企業擁有的絕大多數化石燃料儲備必須留在地下。根據這份研究,若想要有50%的機會將全球暖化控制在1.5°C以下,90%的煤和60%...
9月25日的「青年抗暖大遊行」活動在即,台灣青年氣候聯盟今(22日)會同其他環保團體赴總統府遞交陳情書,要求府院層級積極回應青年訴求。台灣青年氣候聯盟代表侯俊吉表示,青年對氣候危機下的...
歐盟執委會主席馮德萊恩表示,到2027年,歐盟將額外投入40億歐元(50億美元)支持低收入和氣候脆弱國家。執委會希望美國在今年11月的第26次締約方會議(COP26)氣候談判前跟進,並加強其...
美國總統拜登21日在聯合國大會上宣布,2024年美國將把氣候融資貢獻增加一倍,達到每年114億美元。拜登在紐約聯合國大會上演講時表示,他的執政團隊將與國會合作,將其4月份的57億美元承諾翻倍...
台灣青年面對氣候變遷議題不缺席。響應國際「氣候罷課」運動的青年抗暖大遊行,昨(25)日於台北西門紅樓登場,遊行主題定調為「畢業典禮」,象徵高碳排產業即將「畢業」進入下一個階段,轉型為更...
英國衛報報導,科學家分析全球數千項珊瑚礁調查發現,自1950年代以來,全世界珊瑚礁的覆蓋面積已減半,原因是全球暖化、過度捕撈、污染和棲息地破壞。從澳洲1430英里(約2300公里)的大堡礁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