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外新聞

    分析亞馬遜、澳洲、印尼大火 重點不在碳排放 而是地點與強度

    編譯/姜唯;審校/林大利

    去年亞馬遜、澳洲、印尼和北極圈的猛烈野火,讓氣候變遷的環境和經濟影響成為全球討論焦點。這些大規模火災,有的相當於一個小國那麼大,破壞了原始森林和易受脅的野生動物,釋放數十億噸的溫室氣體到大氣中,可能加速全球暖化並引發更多火災。

    過去幾年,野火造成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有所下降,但2019年又有所增加。與往年相比,2019年森林大火的總碳排放量不算特別高。

    彭博通訊社根據全球火災排放資料庫(Global Fire Emissions Database, GFED)的資料做出分析報導指出,去年火災碳排放增加了26%,達到78億噸,是2002年以來最高。但整體而言,自本世紀初至今,火災碳排放是在下降的。

    雖然火災碳排放一直在下降,人類活動產生的總碳排放卻成長得更快。去年,燃燒化石燃料釋放的368億噸碳中,火災佔了五分之一,而本世紀初這個比例是四分之一。

    1090218 1
    澳洲野火的濃煙漫延在雪梨市區。照片來源:Nick-D(CC BY-SA 4.0)

    火災發生地點值得注意 暖化使野火燒出新趨勢?

    歐盟地球觀察機構氣候變遷服務(Copernicus Climate Change Service)資深科學家馬克.帕林頓(Mark Parrington)在彭博報導中指出,2019年的火災碳排放量比2018年和2017年高,「但仍然與平均值相去不遠。值得注意的是,過去很少出現火災的地方,火災開始出現或增加。」

    整體而言,科學家們認為,全球暖化將導致野火增加。現在最大的問題是,去年的高峰到底是一次性的結果還是新趨勢的開始。

    在澳洲,疏樹草原、草生地和林地每年都會起火燃燒。但是去年的森林大火史無前例地嚴重,尤其東南部溫帶森林,平常並不會起火,這次的破壞程度遠遠超過了平常水準。阿姆斯特丹弗里耶大學研究人員說,在此次火災季節,澳洲約有一半的碳排放來自東南部。

    科羅拉多州博爾德市國家大氣研究中心科學家麗貝卡.布赫霍爾茨(Rebecca Buchholz)說,通常幾年後草長回來時,火災碳排放會被重新吸收。但今年,這個循環「可能被推向失衡狀態」。

    北極圈也會定期發生火災。但是暖化和降雨減少使火災變得更嚴重、更頻繁且更難撲滅。

    2019年火災的特別之處不是總數或總排放量,而是發生的地點和強度。科學家發現,西伯利亞和阿拉斯加某些地區的大火,燃燒的時間超過以往所見。

    印尼、南美國家野火多與農業有關 不只森林連泥炭也一起燒

    亞馬遜雨林遍布巴西、玻利維亞和秘魯等多個南美國家,其季節性野火有時與農業活動有關。儘管南美洲國家去年發生的火災多於2018年,但2019年的火災碳排放量不到2004年、2005年、2007年和2010年水平的一半。

    印尼的情況很特殊,9月火災變得比較猛烈,此時是傳統火災季節的中期。哥白尼指出,這顯示許多火災是為了清理土地改作農業而蓄意引燃,尤其是紙業和棕櫚油業。

    令科學家們特別憂心之處在於,印尼燃燒的不只是森林,還包括泥炭。泥炭可以在非常低的溫度下燃燒,使火勢難以撲滅,幾乎無法從衛星影像中檢測到,導致難以準確計算二氧化碳排放量。更糟的是,泥炭大火釋放了儲存在地下數萬年的碳。

    雖然全世界民眾和政府已經意識到氣候變遷迫在眉睫,運輸和工業等人類活動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量仍處於歷史高位。1月8日,哥白尼公布的資訊顯示2019年是有記錄以來第二高溫的一年,比2016年低0.1°F。

    科學家們說,這使得有利火災的環境條件——高溫、強風和低濕度更頻繁地出現。帕林頓說:「我們之前就預測過。根據我們的研究,如果北極地區變得更熱更乾燥,火災規模可能會比長期以來所觀察到的還要大。」

     

    參考資料

    相關連結

    COPYRIGHT © 2021 中央研究院環境變遷研究中心
    計畫名稱:永續科學研究計畫「臺灣2050零碳社會的轉型治理分析與實踐」
    本網站由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環境資訊中心共同更新維護
    臺灣大學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
    地址:臺北市羅斯福路四段一號 臺灣大學社會科學院(頤賢館)514室 電話:02-33668422

    文章瀏覽點擊數
    1511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