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新聞

    剩食回收新利用 荷蘭研發「廚餘電池」貯能源

    也許你想知道

    荷蘭科學家透過技術,從剩食中萃取出糖醇,再以奈米碳管技術作為貯存能源的「剩食電池」,將能源重新蒐集再利用。聯合國在2015年將減少食物浪費作為未來人類糧食發展的重要目標,而剩食電池的研發將是能源發展的新趨勢。

    本文轉自環資中心,柴幗馨編譯;林韋佑編輯

    以往人們對剩食回收的想法,不外乎是提供給弱勢族群、或是有需要的人使用。不過現在科學家卻能將廚餘、或是食品工業產生的食物廢棄物,從中萃取出糖醇,再以奈米碳管技術,作為貯存能源的「剩食電池」,將日常生活中多餘的能源重新蒐集再利用。

    未來廚餘可能儲存太陽能電力。圖片來源:Oregon Department of Trasportation(CC BY 2.0)

     

    能源是美國科學家研究的熱門議題,而再生能源發電更是美國能源協會近年投入的重點項目。此外,比起製造能源,美國更希望找到能夠能妥善貯藏存能源的方法。

    過去科學家大多以化學、機械原理、甚至以熱的形式,作為貯存能源的方式。 而世界著名電子大廠——飛利浦公司所屬的研究基地——荷蘭的恩和芬科技大學,機械工程系的張博士與Nedea博士則打破以往窠臼,結合奈米碳管技術糖醇萃取技術,發明以糖醇作為能量貯存方式的蓄電池。研究成果獲登於物理化學C期刊(Journal of Physical Chemistry C)。

    研究團隊發現廚餘中富含赤蘚醇(erythritol)與木醣(xylitol),當這兩種分子與奈米碳管融合時,必須以熱能使奈米碳管的直徑變小,才能互相融合。由於此步驟需要熱能的轉移,因此便能應用在熱能貯藏的發展。

    聯合國在2015年將減少食物浪費作為未來人類糧食發展的重要目標。根據聯合國統計,只要減少全球1/4的糧食浪費,便能餵飽飢餓地區的災民。

    研究者認為,新技術的突破能幫助剩食電池的研發,並開啟能源發展的新頁!

    ※本文轉載自科技農報

    環境資訊中心2016年10月13日


    參考資料

    相關連結

    COPYRIGHT © 2021 中央研究院環境變遷研究中心
    計畫名稱:永續科學研究計畫「臺灣2050零碳社會的轉型治理分析與實踐」
    本網站由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環境資訊中心共同更新維護
    臺灣大學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
    地址:臺北市羅斯福路四段一號 臺灣大學社會科學院(頤賢館)514室 電話:02-33668422

    文章瀏覽點擊數
    1514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