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新聞

    環署推溫室氣體減排獎勵 大型排放源斤斤計較

    也許你想知道

    「溫室氣體排放源符合效能獎勵辦法」,鼓勵包括電廠、工廠等大型排放源自願減量,而當排放源符合門檻,則可依照減量實績,換算獎勵額度(1單位的獎勵額度相當於1公噸二氧化碳當量)。

    本文轉載自環境資訊中心;賴品瑀報導

    為了鼓勵包括電廠、工廠等國內大型排放源執行自願減量,環署祭出「溫室氣體排放源符合效能獎勵辦法」,減量效能達標者,可以得到抵換額度。11月發佈草案後,12日上午舉辦公聽會。

    對於如何獎勵,業者們積極爭取,如石化公會、中鋼及中油認為要求業者「未曾受環境保護機關處罰」太嚴苛;台塑不滿沒有租稅減免;更有業者要求「溯及既往」,主張應從2015年溫管法上路開始算。台化甚至建議回推到2006年開始展開的自願減量行動,才不會讓先行動的業者「先做先輸」。

    環署祭出「溫室氣體排放源符合效能獎勵辦法」,鼓勵包括電廠、工廠等國內大型排放源執行自願減量。圖片來源:我們的島。

     

    環署依據《溫管法》訂定「溫室氣體排放源符合效能標準獎勵辦法」草案,鼓勵國內大型排放源自願減量。草案共15條,主要訂定排放源符合效能標準申請獎勵額度之審查程序,明定獎勵額度適用對象、資格等規定。

    溫減辦公室表示,將會同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依排放源別或事業別之設施、產品或其他單位用料或產出,估算出容許排放二氧化碳當量。當排放源符合門檻,則可依照減量實績,換算獎勵額度。

    一單位的獎勵額度相當於1公噸二氧化碳當量,業者可從提升能源效率、改善製程技術、採用新技術、燃料切換或替代等其他經中央主管機關認可的減緩作為來達成。

    無租稅減免、重複受罰...  業者稱草案獎勵不夠

    國內第二大排放源的台塑代表指出,這個草案中並沒有租稅減免,建議不該有「獎勵」兩字。再者,台塑也認為草案設計上,排除了業者已在國際組織協會或環評承諾自願減碳的量,業者做這些事情卻得不到獎勵並不合理。

    而對於第6條內容「減量期間,業者不能遭各級環保機關處罰、或違反同一環保法規受處分二次以上等」規定,台塑、石化公會、中鋼及中油等業者感到不滿,認為這樣「等於罰兩次」,更指出有時違反的環保法規並非溫管法,也無涉溫室氣體,不應列在限制範圍。

    業者更要求,獎勵應「溯及既往」,從2015年《溫管法》上路時起算。台化甚至建議回推到2006年開始展開的自願減量行動,才不是「先做先輸」。

    台塑六輕排碳第二大戶  仍未提減排抵換

    回顧今年8月環署所第一批通過的十件溫室氣體抵換專案,有五件即來自國內排放第一大戶台電,合計將減量242萬噸CO2,其餘為奇美實業、台橡、新光合成纖維、中國人造纖維等業者。雖然目前仍有23案還在審查中,不過國內排碳的第二大戶台塑六輕,卻一案未提。

    環境資訊中心2016年12月12日

    相關連結

    COPYRIGHT © 2021 中央研究院環境變遷研究中心
    計畫名稱:永續科學研究計畫「臺灣2050零碳社會的轉型治理分析與實踐」
    本網站由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環境資訊中心共同更新維護
    臺灣大學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
    地址:臺北市羅斯福路四段一號 臺灣大學社會科學院(頤賢館)514室 電話:02-33668422

    文章瀏覽點擊數
    14675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