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新聞

    苗栗美森風場採新興「振動錘」工法減噪 仍因生態疑慮補件再審

     

    離岸風電區塊開發風場陸續進入環評,環保署29日再辦理苗栗「美森離岸風場」環評初審。環委點出此案尚有海域地質、潮間帶水質、生態調查及保育等議題待確認,認定應補件再審。

    特別的是,開發單位預計採用新興的「振動錘」(Vibro-hammer)安裝工法,聲稱所產生的水下噪音,比起一般衝擊式打樁還低10~20分貝。不過由於國際案例較少,環委仍要求開發單位補充相關資料,並評估採用負壓式沉箱基礎。

    環保署今(29)日辦理苗栗「美森離岸風場」環評初審,由於尚有生態、水質、地質疑慮,環委認定應補件再審。圖片來源:擷取自環評書件
    環保署今(29)日辦理苗栗「美森離岸風場」環評初審,由於尚有生態、水質、地質疑慮,環委認定應補件再審。圖片來源:擷取自環評書件

    風場面積兩年縮減至1% 環說書規劃不確定性高

    美森離岸風場由德國英華威集團旗下的德能公司規劃開發,選址苗栗縣後龍鎮外海。該風場在2020年規劃時,總面積達643平方公里;2021年7月,因排除風場左側航道,面積縮減至60平方公里;今年5月則在主管機關聯審會議中,依國防部意見,排除北側新竹空軍基地高度限制區,以及南方陸軍基地火砲射擊區,目前風場面積僅7.4平方公里。

    美森離岸風場位於苗栗後龍鎮外海,風場面積由2020年的643平方公里,縮減至目前的7.4平方公里。圖片來源:擷取自環評書件
    美森離岸風場位於苗栗後龍鎮外海,風場面積由2020年的643平方公里,縮減至目前的7.4平方公里。圖片來源:擷取自環評書件

    該案離岸最近僅4公里,水深介於50~60公尺,東側為海能離岸風場(Formosa 2),預計佈設最多12部、每部裝置容量9.5~24MW的風機,總裝置容量為270MW。海纜則預計從竹南、後龍、通霄上岸,基礎型式則有採單樁、套筒及重力式等選項。

    環委李育明指出,美森風場環說書提及的許多工程內容都還具不確定性,候選基樁型式有三種、海纜可能上岸點有三處、工作碼頭也不確定會在台北港還是台中港。規劃不夠具體,將造成環評審查上「不必要的困擾」,要求開發單位進一步彙整各項目的優選準則,並說明會在何時定案。

    美森離岸風場規畫竹南、後龍、通霄三個上岸點位,面積7.4平方公里,預計最多樁設12部風機,每部裝置容量9.5~24MW,總裝置容量270MW。圖片來源:擷取自環評書件
    美森離岸風場規畫竹南、後龍、通霄三個上岸點位,面積7.4平方公里,預計最多樁設12部風機,每部裝置容量9.5~24MW,總裝置容量270MW。圖片來源:擷取自環評書件

    「振動錘」最多減噪20分貝 環委要求評估採用負壓沉箱基礎

    值得一提的是,美森風場預計採用國內外少見的「振動錘」安裝工法。開發單位解釋,振動錘的原理,是透過產生垂直振福,降低土壤阻力,讓基樁緩緩下沉到預定點位。由於振動頻率低,產生的噪音量比一般衝擊式打樁低10~20分貝,耗時也較短,能避免打樁噪音影響海域生態。

    開發單位指出,依據先前模擬測試,在不考慮背景值條件下,打樁噪音為111~150分貝。此外,德國Riffgat、Alpha Ventus等離岸風場,也有採用此安裝工法,距施工處750公尺遠所測得的噪音值,為142~145分貝。

    不過,由於此工法還在早期採用階段,環委朱信仍要求開發單位在書件中列出國內外使用此工法的風場、風機裝置容量、水深,以及產生的噪音等資料;此外,也要求開發單位評估採用免打樁的管架式負壓沉箱基礎。

    美森風場預計採用國內外少見的「振動錘」安裝工法,開發單位稱噪音值比一般衝擊式打樁低10~20分貝,耗時也較短。圖片來源:擷取自環評書件
    美森風場預計採用國內外少見的「振動錘」安裝工法,開發單位稱噪音值比一般衝擊式打樁低10~20分貝,耗時也較短。圖片來源:擷取自環評書件

    海上鳥類、陸上石虎 生態調查尚有疑慮

    針對海域生態調查,環委李培芬表示,開發單位共做了十次海上鳥類調查,卻只發現13種、46隻鳥類,鯨豚調查也和過去其他開發案成果有不小出入,「調查成果頗為奇怪」。要求開發單位重新檢視調查資料的正確性。

    陸域的陸纜、變電站涉及苗栗後龍、通霄的石虎可能活動範圍。開發單位雖稱「未發現石虎」,但環委張學文指出,開發單位僅在通霄設置一架紅外線相機調查,還難佐證開發單位發言,要求補充調查。林務局亦要求開發單位須提出石虎保育對策。

    在海鳥的保護上,過去離岸風場規劃時,多會在不同風場之間留設約2公里寬的鳥類廊道。不過該案與鄰近的海能風場之間,卻只留設1.2公里長的廊道,環委朱信要求開發單位重新規劃風機佈設,將廊道拉寬到2公里以上。

    開發單位對此則回應,先前縮減面積時,西側已大幅度退縮,就目前規模來講無法再騰出廊道,且整個風場最多僅12支風機,鳥類撞擊風險相對低,未來也會持續調查,並提出鳥類撞擊時的降轉對策。

    環委認為開發單位僅留設1.2公里鳥類廊道過窄,開發單位則回應,先前縮減面積時已大幅退縮,且風場風機少,鳥類撞擊風險不高。圖片來源:擷取自環評書件
    環委認為開發單位僅留設1.2公里鳥類廊道過窄,開發單位則回應,先前縮減面積時已大幅退縮,且風場風機少,鳥類撞擊風險不高。圖片來源:擷取自環評書件

    噪音警戒值設定過高 無法保護露脊鼠海豚

    針對鯨豚保護,則有環保團體出席表達意見。中華鯨豚協會秘書長曾鉦琮表示,苗栗2019年起開發離岸風場,當年就發生了13宗鯨豚擱淺案例,再看近十年來的數據,其中又以露脊鼠海豚(27.9%)最多。

    露脊鼠海豚在140分貝的噪音下就會受影響,然而,開發單位卻僅依據環保署「第三階段離岸風電環評審查建議事項檢核表」規定,以158分貝做為警戒值。此限制頂多保護到中華白海豚,無法保護同樣屬一級瀕危物種的露脊鼠海豚。

    除了打樁,工作船也可能影響鯨豚。過去其他風場的環說書,多將船速訂在2.56節以下,以免船速過高、分散海豚群體,但美森風場卻僅承諾會在靠近白海豚重要棲地時將船速降至6節以下,媽祖魚保育聯盟執行秘書施仲平批評,此為「無法達到目的的減輕措施」。

    與活動斷層重疊、水質檢測不符標準 環委要求開發單位改善

    針對海域地質狀況,環委李錫堤曾在書面意見中提醒,美森離岸風場位於陸域「斗煥坪斷層」向海域延伸方向上,許多研究機構已證實此活動斷層,要求開發單位再次確認。

    然而,開發單位依然宣稱,美森離岸風場及陸域設施並沒有活動斷層通過。環委李錫堤在會中再次勸告開發單位,應該在工程規畫初期針對活動斷層深入調查,不能還不清楚斷層走向,就開始規劃佈設風機位置。

    除此之外,開發單位簡報還提到,在各個海域或潮間帶所做的水質調查皆符合標準,但遭環委官文惠直言「這不是事實」。官文惠指出,根據還說書,開發單位在潮間帶做了六次調查,其中就有四次溶氧、油脂量不符標準。他也再次要求開發單位修正環評書件,並羅列施工及營運期間的水質監測點位,也要針對潮間帶水質提出影響減輕對策。

    官文惠更進一步提到,該風場海域底質中,鎘、鉻、鎳濃度偏高,建議開發單位在選用風機設施、防蝕粒料、防淘刷材料時,應注意相關材質選用,避免影響水質。

    相關連結

    COPYRIGHT © 2021 中央研究院環境變遷研究中心
    計畫名稱:永續科學研究計畫「臺灣2050零碳社會的轉型治理分析與實踐」
    本網站由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環境資訊中心共同更新維護
    臺灣大學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
    地址:臺北市羅斯福路四段一號 臺灣大學社會科學院(頤賢館)514室 電話:02-33668422

    文章瀏覽點擊數
    1465231